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18时22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两个乘组顺利“会师”。本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有何看点?让我们一起一探究竟!
太空“会师”
交会对接,新升级
(相关资料图)
同样都是径向交会对接,不同于此前神舟十三号、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这次神舟十六号交会对接任务有着哪些难点呢?
神舟十四号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
一是更大的组合体质量。随着空间站建造完成,空间站组合体的尺寸、质量、惯量以及重心位置等影响姿态控制的核心要素与核心舱单舱相比变化较大,部分参数甚至存在跨数量级的增长。飞船交会对接特别是近距离对接时采用相对姿态位置控制方法,空间站运动特性的变化将直接影响飞船的交会对接控制过程。由于空间站在不同方向上运动特性有所区别,神舟十六号进行的径向对接需要GNC(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依靠自身的能力克服上述变化带来的影响。
二是更大的组合体尺寸。神舟十六号在进行径向交会对接时,会沿着天和核心舱下方的径向对接口逐渐靠近空间站组合体,从飞船的视角看,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以及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均会出现在神舟十六号飞船的视野中,这对于其上安装的需要以宇宙背景或太阳作为观测目标的测量敏感器来说将产生视线上的遮挡,这就需要依靠GNC(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配备的敏感器自身的抗干扰或目标特性识别能力加以区分和屏蔽,或采用不同测量方位、测量体制的备份测量敏感器来保证持续、准确的测量能力。
三是更复杂的羽流影响。飞船在近距离交会过程中需要频繁启动发动机进行相对姿态和位置的调整,这会对空间站姿态产生影响,同样,空间站的喷气控制也会影响飞船自身的控制。针对这一问题,需要GNC(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在发动机分组使用和控制方法上优化,并通过地面仿真计算加以验证,确保交会对接过程在诸多影响下仍能圆满完成。
运载火箭,新“智”变
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
有着“神箭”美誉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我国现役唯一一型载人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相比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共有20项技术状态变化。研制团队重点围绕冗余度提升和工艺改进,持续提升火箭的可靠性,同时继续推进箭上多个电气系统元器件国产化工作,不断提升产品自主可控水平。
同时,还以数字化、信息化手段赋能火箭,为数据判读引入“智”变。依靠远程测发支持系统的持续建设,实现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测试数据前后方实时互通。使后方设计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全面地了解火箭相关数据,开展实时监测判读与数据分析,并同步在大屏上可视化展示。不仅如此,后方强大的数据自动判读与分析工具以及完善的专家团队,也更好地保证数据判读的覆盖性和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
全新乘组,亮点多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是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迎来的首个乘组,由1名首批航天员和2名第三批航天员组成。三名航天员为景海鹏、朱杨柱和桂海潮,航天员景海鹏担任指令长。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
相比以往,这次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有哪些特点呢?
一是“全”,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个航天员类型;
二是“新”,这是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秀”;
三是“多”,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是航天员景海鹏第四次执行飞行任务,他也是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
逐梦天宫,有你见证
让我们共同祝福航天员
在“太空之家”工作顺利
未来,期待更多精彩
标签: